《1》
在巖茶文化重鎮(zhèn),福州,喝巖茶,一律要用悶的。
有個認識很多年的姐姐,在南后街開了一家茶葉店,到她那喝茶,小有情調(diào),在不怎么忙的時候,一周總有兩個晚上往哪兒鉆。
但必須有個前提,茶得自己泡。
換姐姐泡茶,那就是悶泡當?shù)?,這敏感的味蕾,哪兒受得了。
N年以前,麻花反客為主,給姐姐泡了一次茶。
從注水到出湯,整個過程也就十秒搞定,她不免驚訝:“這么快出水啊。你不怕茶沒味道嗎?”
當然不。
這一點,麻花對自己的買的巖茶品質(zhì)和沖泡手法, 還是相當自信的。
這不,在座有位新手,在美女店家這兒當幫手,喝了麻花泡的茶,頻頻點頭:“香香甜甜,不苦也不澀,和我以前喝的巖茶都不一樣?!?/p>
快出水,有人歡喜,有人自然不喜。
《2》
最開始,麻花提出巖茶沖泡要快出水時,許多人抱著懷疑的態(tài)度。
快出水,泡巖茶?
是的,就是泡武夷巖茶。
緊跟著的第二句話是:“這茶,會有味道?”
尤其是一些喝巖茶多年的茶友,一聽巖茶要快出水,只覺得嘴巴里要淡出*來。
覺得茶嘛,尤其是巖茶,就要悶,悶久一點,才有味道,快快出湯的茶,是沒味道的。
這一點,在武夷山更為盛行。
你隨便走進紅袍街的一家茶葉店,熱情好客的店家,會招呼你坐下,隨機開始泡茶。
注意看他們沖泡的手法,在注水后,必定不會第一時間出水,而是會讓茶葉悶泡一會兒,5秒、10秒、20秒……時間不等。
等到茶湯變成了醬油色,才會出湯。
若是你問一句:“出水這么慢,不會苦澀嗎?”
店家會端起手中的主人杯,大聲啜一口茶,慢條斯理告訴你:“不會啊,這出水已經(jīng)很快了,你喝喝看,不苦也不澀啊?!?/p>
看來,每個人對快出水的定義,都不同。
在麻花這兒定義的快出水,是在出湯后,馬上蓋上蓋子,開口稍大,蓋子距離碗口約1厘米大小,讓茶湯以瀑布狀倒出,干凈利落。
以環(huán)壁的方式注水,將條索徹底打濕,需要3秒左右,蓋上蓋子,倒出茶湯,等到大批量的湯水都倒入蓋碗后,這個時間持續(xù)約5秒。
待茶湯徹底瀝干,再花2秒左右時間。
整個過程,持續(xù)約10秒。
這,才是真正的快出水。要是整個出湯過程要持續(xù)半分鐘,一分鐘,兩分鐘,哪里配得上“快”字呢。
《3》
為什么巖茶要快出水沖泡?
目的是為了泡得好喝。
從柴米油鹽醬醋茶,到琴棋書畫詩酒茶,在人們的物質(zhì)生活得到滿足后,茶也從原本的生活屬性,漸漸成為了一種精神追求。
在這追求的過程中,人類發(fā)揮“食色,性也”的天性,務(wù)必讓喝茶變得更加輕松愉悅。
在探索的過程中,快出水這一項,被發(fā)現(xiàn),挖掘,發(fā)揚光大。
尤其是內(nèi)在物質(zhì)充足的巖茶,用快出水更為熨帖,可讓巖茶展示最好的芳華。
物質(zhì)充足的巖茶,就像是一個充滿能量的火球,你要讓它一點一點將熱量散去,而不是一下子引爆它。
快出水,是循循善誘的一種沖泡方式,每一次沖泡,讓物質(zhì)釋放部分。
這釋放的部分,足以滿足我們的味蕾。
要是改用悶泡的方式泡茶,則會導(dǎo)致這充足的能量,過度釋放,大有燎原之勢,將失去控制。
這濃烈的湯,未必適合你的胃口,要是口味清淡,之前沒有喝茶經(jīng)驗的茶友,反而會被巖茶的味道所傷害。
物質(zhì)充足,是把雙刃劍,重點就在于泡茶者如何運用。
用快出水,才可以成為陽春白雪一般的茶。
若是悶泡,這高含量的物質(zhì),將成為殺傷性“武器”。
《4》
為什么有人喝茶,就喜歡悶一悶?
但凡買到過真正品質(zhì)好,內(nèi)質(zhì)充足的武夷巖茶的茶友,在聽說過快出水的好處后,勢必會嘗試一番。
驗證快出水好喝,還是悶泡好喝,不過是一泡茶的代價。
但這很有可能會改變你未來的喝茶方式。
這不,就有許多的茶友“迷途知返”,聽說了沖泡巖茶還有快出水這波操作后,都回家踐行一番,而后發(fā)現(xiàn),這快出水的茶湯,果然符合自己的口味。
茶喝著香,味道也不再特別濃烈,甚至那塵封許久的巖茶,又能重見天日,重回茶桌。
從此,也加入了巖茶沖泡要快出水的行列。
真金不怕火煉。
快出水的好處,唯有使用過的茶友才知曉。
不過,也有部分的茶友,仍舊堅持自己悶泡的方式泡茶。
而這部分選擇悶泡的茶友,有共性。
沒坐杯和悶泡,反而覺得少了點什么。
第一種,是茶齡老的茶友。
這部分茶友,有著十年、二十年的喝茶經(jīng)驗,在這個過程中,味蕾經(jīng)過不斷地使用,漸漸失去了敏感度。
就像是在溪流中的石頭,經(jīng)過多年的打磨,早已沒了棱角,變得圓滑。
失去敏感度的味蕾,唯有濃烈的滋味才能喚起痛點,引發(fā)神經(jīng)的興奮,才會產(chǎn)生喝茶的愉悅感。
這部分茶友,早已習(xí)慣坐杯。
第二種,是長期抽煙的茶友。
煙酒不分家,有抽煙習(xí)慣的茶友,同時也有喝茶的喜好。而這部分茶友,也是“重口味”的一種代表。
在每天的吞云吐霧之下,味蕾都承受著煙霧的刺激,漸漸地失去了知覺,好像在舌頭上覆蓋上了一層不通風(fēng)的塑料膜,對外界的味道,難以準確感知到。
這類茶友,也需要重口味的茶湯刺激,否則也無法體驗喝茶的愉悅感。
可能對這些茶友而言,快出水的味道,仍舊撓不到興奮點。
故而,他們才喜歡將茶悶著喝。
《5》
什么樣的巖茶,需要悶一悶才有味道?
真正好茶,它是不需要悶泡的。
唯有那些內(nèi)質(zhì)不充足的巖茶,才需要悶泡。
這些內(nèi)質(zhì)不充足,是先天缺陷,也是后天不足。
先天缺陷,在于生長環(huán)境不好,土壤板結(jié)嚴重,無法積累充足的物質(zhì),這樣的茶,通常泡不出好味道。
又或者是在制作時,焙火太高、太猛,物質(zhì)消耗大半,茶葉還“焙死”了。
它們只能變成養(yǎng)分大量損失的“殘廢茶”——沒有了花香,茶香也很弱。湯水寡淡,跟白開水沒區(qū)別。
養(yǎng)分僅存了一點點,隨便用開水泡,當然泡不出來。
于是只能用力悶,沸水悶個三分鐘,再出湯。嗯,持續(xù)浸泡這么久,持續(xù)加熱這么久,終于有一點兒味道了。
至少比白開水好多了。
要是真正好茶,用這種殘酷的方式?jīng)_泡,那將是舌頭的一場災(zāi)難。
好好的茶,因為不當?shù)臎_泡方式,反而又濃又稠還苦,當然會影響這款茶在茶友心目中的形象。
《6》
巖茶要悶一悶才有味道,才夠勁。
其實,這是沒喝到好茶的人,共同的一個認知。
真正的好茶,是極醇厚,極綿軟,極香甜,極有勁道的。
就算5秒出湯,10秒出湯,也一樣滋味豐富,層次多變,花香落水,水中含香。香清甘活,一字不落被體會到。
喝茶,是一個循環(huán)往復(fù)的過程。
要是你長時間用悶泡的方式喝茶,接觸到茶湯濃而苦澀,味蕾被刺激、收縮,久而久之,將會失去敏感度,漸漸地味蕾只能在更濃烈的茶湯刺激下,才會有所反應(yīng)。
反之,你接觸到的茶湯,是輕柔的、清甜的、稠厚的,茶湯在嘴里,好像羽毛般柔軟,放松而舒服,好像在做SPA。
這樣,你的味蕾將保持敏感度,喝到不好的茶,也能快速做出反應(yīng),好似雄鷹的眼睛一般,犀利。
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。
味蕾,還需好茶養(yǎng)。